沈福文 官方网站

http://shenfuwen.zxart.cn/

沈福文

沈福文

粉丝:406752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沈福文(1906.2—已故) 福建诏安人。擅长漆艺。1928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1931年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 1932年与王启民、杨澹生等同学创立平津木刻研究会。1933年历任北平美专教授兼教务长...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中国现代漆艺宗师沈福文


    几年前,笔者背着重重的行囊孤身他往福建、四川、重庆、南京、上海等地,寻找每一缕与这位隔世老人有关的痕迹。找寻到了很多宝贵资料,拍摄了一大批沈福文的作品、收藏品及生平照片。感谢我的恩师清华大学陈瑞林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路老师和很多帮助过、指导过我的朋友。

    万种文题,论人最难,在此却没有这样的难度,只需翻开《现代美术全集》的漆器卷与器画卷,看到开篇的若干幅沈福文的作品就会明白。他在漆艺创作、教育、研究及推广传承等多方面做的贡献无可非议。很为沈先生感到欣慰,他的后人没有急于卖出他留下的个人作品和名人赠送的字画,包括张大千、林风眠、丰子恺、徐悲鸿、常书鸿等。他们还告诉我,一直有为祖父建一所纪念馆的愿望,把这些宝贝珍藏进去,永留后世。

    之前,只有四川陈氏的书作对沈福文生平作过文学传记体的梳理。笔者献上此篇文章,希望读者能够在文字与图片的的徜徉中一起深切缅怀这位中国传统漆器艺术的传薪者与近现代漆器和漆画艺术的奠基人。

    中国现知最早的漆器是1978年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中发现的一件朱漆木胎碗,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认识了漆的性能并调配颜色,用以制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汉墓中挖掘出一批精美漆器,其中一只云纹漆鼎在出土时汤中漂浮的藕片依然完整,使人惊叹不已。从新石器朱漆木碗的初始萌芽,到战国漆器的活力四射,到大汉漆器的繁荣气象,再到唐宋元明清漆器的精湛完熟,漆艺一直与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在王公贵族的青睐和平民百姓的仰羡中蓬勃发展着。

    16世纪中叶欧洲传教士利马窦(Matteo Ricci,1552-1610)来华,在他的游记《利马窦中国札记》中提到两样使欧洲人感到新奇的东西,一样是茶叶,另一样就是漆。1932年至1935年制造的法国著名“诺曼底”(Normandy)号轮船中,有一间被称为“漆厅(Salle de lague)”的客厅,四壁和家具皆是采用漆艺制作而成,制作者为中国漆工,被常书鸿称之为“中国漆器在目前科学与艺术决赛中的胜利”。

    到19世纪中后期,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外国商品进入中国,清政府部分官僚也开始推行“洋务运动”,机器生产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手工制作方式,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很难适应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人文习俗及经济结构,而被逐渐淘汰或渐渐萎缩。漆艺作为传统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自然也难逃厄运,遭遇到审美风格的失落及古代佳法的失传。1900年巴黎的万国博览会中,日本制作的精良的漆器,引起欧洲人的注意,他们努力研究漆工艺,在1925年举办的第二届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已有大量经过改进的欧洲新型漆器参展了。当时的这种境况引起了国内一批学者的关注与忧虑,时任国立艺专教授的雷圭元发出了“反顾我国,此类工艺日趋消沉,岂不可惜”的叹息之声。同任国立艺专教授的陈之佛和刘开渠则究其原因,认为除了“由于士大夫阶层轻视技艺,社会风气,经济条件不足”之外,主要在于从事这一行的人墨守成规,未能继续追求高深的制造理想。

    在这个对中国漆艺发展来说特殊而重要的时期,沈福文是值得一提的重要人物。他在漆艺创作、教育、研究及推广传承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贡献。他把在中国早已失传的《髹饰录》手抄本从日本带回国,研究出几十种已经失传的古代漆艺技法,建立了以“研磨彩绘法”、“新堆漆法”为主的现代漆艺技法体系;把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到漆艺创作中,使得漆艺这门在中国业已凋零的艺术得以重新焕发生机。20世纪30、40年代沈福文多次举办漆艺作品展览,使漆艺在中国美术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50年代他正式将漆艺带入了中国高等教育中,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漆艺教学中培养了一大批现代漆艺的后继者。20世纪50、60年代,沈福文向地方政府提出大规模整理民间工艺美术的建议,客观地把握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为复兴民间工艺美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沈福文出生于富有“书画艺术之乡”的福建诏安县科下村,少年时期接受了系统的中国画教育,青年时期又在杭州国立艺专和北平艺专接受了西式美术教育,培养了进步的美术思想。因参加“一八艺社”的进步木刻活动,与胡一川、李可染等人被校方开除,后又因为参与“平津木刻研究会”和加入“左联”被反动派逮捕入狱。东渡日本求学之时,籍着蔡元培的介绍,沈福文进入日本著名漆艺大师松田权六的工作室内研习漆艺。他寻到在中国早已失传的《髹饰录》手抄本,按照其中记载的工艺程序反复实验,并从日本博物馆借出馆藏的中国古代漆器,找来现代的福州漆器,对实物进行古今比较对照研究,逐渐发掘出几十种已经失传的古代漆艺技法。在漆艺创作中他借鉴青铜器、玉器、陶瓷器等的造型、图案、色彩,丰富了漆艺的创作语言。回国后他和常书鸿结伴到敦煌考察写生,把敦煌藻井、壁画图案融入漆艺创作中,逐渐建立了以“研磨彩绘法”、“新堆漆法”为主的现代漆艺技法体系。王世襄所著的《髹饰录解说》中,对沈福文总结出的关于漆艺制作的原料、工具设备、工艺过程及装饰技法有23处引用描述,作为此书论述过程中的重要佐证。其中研磨彩绘法、堆漆法、变涂等技法的制作程序及石黄、白色、丹红等颜色的调制是比较重要的。此外,沈福文还试验、总结出了一整套制作漆器的原材料、设备、工具及漆器胎型制作工艺、漆器装饰工艺等方面的经验。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沈福文的创作就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多次举办漆艺作品展览,使漆艺在中国美术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中央日报》、《华西晚报》等报纸均有专题报道或辟专栏刊载沈福文漆艺展览的评论文章,成都的文摘杂志《展望》曾经把沈福文的漆器与张大千的国画、刘开渠的雕塑合称为“成都三宝”。1984年,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他的漆画作品《堆漆金鱼》获“优秀作品奖”,这是漆画首次作为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并立的独立画种参加国家级展览。1986年,沈福文的漆画《虾》获中国美协与轻工部联合举办的中国漆画展览荣誉奖。